难住千万人的高考题,半年前就已“现身”博物馆!
提到考试,编辑部的众小编们想到的都是自己考研岁月。然而,就在昨天——2017年高考的第一天——高考语文试卷却引爆了办公室的空气。大家惊讶的发现一股来自博物馆的神秘力量,充斥着试卷……
作
文
北京汽车博物馆半年前用展览“押”题
每年高考作文的公布向来都是段子手们狂欢的节日,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目便引得无数网友竞“开车”。
201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小编里也不乏“老司机”,但是“开车”归“开车”,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不过说到人、车与生活,大家还是本能的想到了北京汽车博物馆。查了一下过往的微信,便发现了一个已经开展半年的展览“车@城@人——讲述车与城与人之间的故事”(详情请戳→北京汽车博物馆又玩出了新花样 以车@城@人),其展览的三部分主题完美地解答了题干中各部分内容。。
作文题干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
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展览大纲
@京之车
@京之人
@京之礼
于是,某5年前参加高考的实习小编便主(bei)动(po)动笔写了一篇高考作文,亲身验证博物馆展览对高考作文究竟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车,随同历史,见证社会变迁、城市发展、生活变革,也带着人类移动的梦想,憧憬着未来。然而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我也常常感到迷失。交通拥堵、汽车噪声污染、超载、碰瓷……一系列乱象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也随之而来。我不禁想问,车,就究竟会将带领古老而年轻中国走向何方?
于是,我便去参观了一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的藏品里,我努力寻找答案。
车与机械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汉代。当时记里鼓车和指南车都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车,车上有两个木人,车行一里就击一次鼓,聪明的古人利用记里鼓车绘制地图、丈量土地。记里鼓车是近代里程表、减速器的先驱。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辆,发明于西汉初年,其传动装置,是中国古人创造的“机器人”与车的完美结合。
明清之际的北京城由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道城池组成。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雄伟。其中,内城九门各有各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说,叫做“九门走九车”。德胜门——走兵车,安定门——走粪车,西直门——走水车,东直门——走砖瓦、木材车,阜成门——走煤车,朝阳门——走粮车,宣武门——走囚车、殡葬之车,正阳门——走龙车、皇辇宫车,崇文门——走酒车。从古至今,城市规划中路网的规划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其形成和发展都与该城市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的发展史有关。车与城市规划前所未有地进行着交互。车影响城,城也影响着车。
进入近代,1924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正式通车。当时,北洋军阀政府从法国借款作为官股,吸收商股合资筹办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几经周折1924年第一条有轨电车线正式通车。电车铃铛“铛铛”作响,北京人因而把它称为“铛铛车”。 “铛铛车”出现后,有轨电车轨道也在城市中悄然延伸,近代中国满街跑马车的城市风貌也就此改变。
步入讲述现代汽车工业的巨大展厅,从体现西方特色的福特车到体现中国特色的红旗车;从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奔驰一号再到现代赛车典型代表F1,车一次又一次突破着人类的物理速度,推动中国人民建设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也联通全世界各国多彩文化交流融合。
跨越文明的长河中,车轮上的中国风尘蹁跹。无论是车的千变万化,还是人的奇思妙想,抑或城的伟岸气度,都在历史的道路上踏印出深深的辙迹。滚滚向前,变化不居的是车的形态,不变的是人们给予车的求实智慧、创新灵感、和谐愿景。显而易见,在汽车博物馆,在这座陈列汽车历史的实物宝库中,我看到曾经的车文化为现代中国汽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和审美的丰厚宝库。
该小编写完作文后形容道:“以前800字的作文,感觉能逼死我。现在写文章,800字也就刚开个头,尤其是去现场看过展览以后,文思泉涌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事多逛博物馆,写文章才会so easy!”
阅
读
从考题中看博物馆有多拼
在北京卷的多文本阅读中,三个阅读材料均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体现“让文物走近大众,合理利用文物,发挥文物价值”的当代价值观,从热展海昏侯、妇好墓,到博物馆APP和数字化保护,并与学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相联系,引导考生关注目前的“博物馆热”“文物热”,力求提升他们对文物价值的理解和文物观赏的兴趣。
为了验证考题中博物馆到底有多拼,小编们特意将阅读材料中所提到的点,结合弘博网过往所发的文章,进行了梳理总结。
说了这么多,小编总结起来一句话那就是“高考需要博物馆,博物馆也需要高考”。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向观众讲述好玩儿有趣的知识,做到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弘博网的小编们会继续坚守这个领域,一如既往地将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传递给大家。
关注弘博网,
连高考题你都会做,
所以还犹豫什么?
最后,
弘博小编祝愿考生们金榜题名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City&梖梖
相关链接:
博物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考些啥?(各高校2015年文博专业考研真题汇总)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